回收直达居民!北京1.6万个小区正在探索,有你家小区吗?
新版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实施已满五年,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减量率超过20%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%。5月6日,市城市管理委透露,目前本市正在积极构建直达居民的回收模式,通过设置智能回收机等多种方式,促进可回收物“应分尽分”。
居民向智能回收机里投放空药盒/记者拍摄
“箱门正在开启,请稍候,纸箱请压扁,衣物请打包,正在关门,请注意夹手……”在通州区广通小区的垃圾分类驿站,一台黄色的智能回收机格外醒目。不时有小区居民前来投递塑料瓶、纸箱、空药盒等可回收物。打开手机微信扫码开箱,投递,根据投递重量,很快收益就进入到手机里。
自从3月上线以来,这个回收箱备受居民欢迎。“这个特别好使,我们经常在家攒好就来了。纸壳子、塑料桶,还有旧衣裳、鞋都往里投,挺方便。”“易拉罐、饮料瓶子,还有快递的箱子都拿到这儿来,不用乱扔到别的地儿了,这样就很卫生,而且也很便捷。它给你算钱,比如说我今天是3毛,明天是5毛,它都给你搁在手机上,等到攒够5块钱就搁在零钱里了,非常方便,大家都很喜欢。”居民们说。
投放后获得收益/记者拍摄
展开全文
智能回收机/记者拍摄
这样的智能回收机在广通小区共有4台,平均每台每天能收纳70多公斤可回收物。目前全市共有640台,已覆盖东城、朝阳、大兴和通州,日均回收量超过50吨。爱回收前端负责人石冬雪介绍,这个机器主要回收4大类,纸类、塑料、金属还有织物,包括织物里旧衣服、旧鞋,塑料里比如常见的外卖餐盒,塑料泡沫也是可以直接投递到机器里边去进行卖钱的。机器会按0.6元每公斤加小红包的形式给居民进行结算,最后这个钱也是直接到他那个微信钱包里的,非常方便。
爱回收通州可回收物分拣中心/记者拍摄
收来的可回收物都进入到了爱回收通州可回收物分拣中心,在入料区,分拣员将包裹一一扫码,验证包裹编码、重量、样本小区等信息。拆包后,通过“半人工+半自动化”的方式,将可回收物放上传送带,流转至不同的分拣线上。
爱回收垃圾分类业务负责人倪春介绍,从小区里面把回收包裹拉出来以后,在分拣中心里面至少可以分拣到80个品类以上。比如说纸类可以分拣成一级纸、二级纸、铜版纸、花纸、碎纸等等,分拣得越细,它的附加值越高。全流程数字化,可回收物从用户端起,到中转站,再由干线运输到分拣厂,全流程都是由中央管理系统进行管理,所有回收物包裹都有唯一识别码,实现全链条数字化、可追溯。分拣完根据客户的不同的需求,他们再把它销售给下游商家,实现市场化运作,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变废为宝的产业链。
可回收物变废为宝/记者拍摄
北京实施垃圾分类五年来,全市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从3000多吨增长到7450多吨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%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。市城市管理委固废处处长李彦富介绍,全市近16000个小区正在积极探索回收进社区,通过“一袋式”上门回收、设置智能回收箱、社区再生资源集中投放日等多种方式,直达居民,促进可回收物“应分尽分”。
“我们的思路就是要打造便民直达的回收方式,我们也做过统计,老百姓在交投可回收物的时候,低值的比如说废的泡沫塑料,还有废旧衣物等,能占到60%以上,能够进一步提高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的水平。”李彦富说,老百姓往这里投的时候,投放的准确率能达到98.3%,也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了便利。下一步他们将扩大便民惠民的可回收物交投模式覆盖范围,提升大件垃圾上门收服务水平,定期组织再生资源集中投放日活动,引导居民主动分类。
社区再生资源集中投放日活动/记者拍摄
居民可以用可回收物换取相应礼品/记者拍摄
您家小区有吗?
北京交通广播记者王琛琛、朱艳婷,主编程艳
编辑:北城
值班主编:彭菲
监制:赵鹏
来源:北京交通广播
评论